2013年第三期 危机发展:西方大国的全球收缩趋势
在对危机未来的发展走势进行判断前,首先要对危机的本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与1929-1933年大萧条相比,本轮金融危机最根本的不同是发生的背景条件不同。1929年的危机是发生在实物收支黑字的背景条件下,即当年危机发生的背景是生产过剩;而此次危机的背景是生产不足,是在发达国家或是在目前的成熟资本主义出现实物收支赤字背景下发生的。20世纪70年代后,发达国家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冷战结束后,以跨国公司和跨国并购为代表的世界性生产体系的发展引领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仅带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外移的结果,导致了本国经济的“空心化”,这是传统资本主义大国从“生产过剩”型经济转向“生产不足”型经济的本质原因。从国内市场来看,这种生产不足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的“空心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内产业开工率不足。从国际市场来看,发达国家的生产不足主要表现为其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
正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实物收支赤字,才会导致一系列价值形态的失衡,包括财政失衡、贸易失衡、资产负债表失衡等。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依赖国内金融商品和国外实物商品的交换来满足其实物产品供求平衡的要求,也就是通过金融力量的全球扩张保持实物力量相对的扩张。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平衡。危机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蹶不振,由于资本项下顺差的收窄导致经常项下逆差随之收窄,用金融商品交换实物产品的方法将难以持续。同时,发达国家想要通过恢复生产能力以实现实物生产消费平衡也相当难,所以被迫走向用信誉尚存的国债来交换实物商品。但是国债超发导致其信誉下降,最终也只能走到靠增发货币来购买实物商品这条路上来。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并非没有认识到其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生产不足问题,奥巴马对此还提出要再工业化。但目前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并没有明显的进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之间始终存在巨大差距。由于难以实现再工业化,发达国家对于金融危机就无法“对症下药”,因而使其最终难以摆脱危机的影响。同时,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国别性经济政策的不同使其在根本上不能保持一致,这恐怕也是危机爆发后难以根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而发达国家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无法将流动性投入到实体经济,最终陷入“流动性陷阱”。
无法“对症下药”,将使得这场危机长期化,世界经济、金融以及政治等方面也将随之演化。首先,从经济来看,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收缩,表现在经济、产业等在国际中比例下降,呈现出相对收缩的态势,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从收缩力度来看,最为明显的收缩表现在军事力量上,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为“放开欧洲、立足亚洲、争夺非洲”,这三点的潜台词都是在军事力量收缩的同时同中国竞争。其次,从金融来看,金融危机前,资本主义国家争斗的焦点是金融霸权、货币霸权,而现在新的金融形态可能正在产生,资本主义国家争斗的焦点正在逐步转向主权信用。另外,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最终可能引发新的战争,有很多传统战争手段之外的领域已经被引入战争当中,这或许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冷战结束以后,是一轮东方国家的收缩;而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是一轮西方国家的收缩。现在全球有能力实现战略扩张的只有中国,因此说中国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首先,中国的重工产品可能在国际市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近年来,中国汽车等重工产业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应该利用机会进一步稳固市场,将其发展为新的竞争优势。其次,中国应该利用金融危机的时机获取实际利益。中国未来发展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获得资源及打通能源通道等方面,充分把握发达国家收缩的大好机遇,把上述事情做好;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等扩张问题,在权重配比上应该更低一些。不过,随着危机的深入,中国还需要特别警惕及关注主权信用、生产要素价格差距缩小、周边环境安全等问题。
往期目录